芸芸倾听 || 郑国庆教授:真诚地教学,有趣的灵魂
文传,栖居的园地
有人驻留,有人离开
驻留的人痴心守望,离开的人渴望归乡
4月
我们将陆续推出“芸芸倾听-文传人”系列文字
记录那些正在或者曾经在这座院子里生活的人
以及同他们休戚相关的人或事
他们在哪里
文传就在哪里
真诚地教学
有趣的灵魂
学前教育系在明朗整洁的蒙台梭利实训室里,记者见到了手里拿着老式眼镜盒的郑国庆教授,采访也在简单的寒暄中开始。谦虚、质朴、风趣,是我们对郑教授的第一印象。
六十二岁资深老教授
受命任教文传学前教育系
按照郑教授的说法,走上教育这条道路源于小时候对“教师”这个行业的职业崇拜。少年时代,他曾遇到一位“李老师”,郑教授微笑着说:“也就是那时候,我明白,做老师的前提是真诚。老师不能只靠蛮横驾驭学生,要发自内心的真诚才能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。”后来,“真诚”二字成为影响郑教授的重要教育理念。
郑教授最有影响力的一篇论文是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》。他说:“一个学校,特别是大学,不能关起门来办教育。”清楚地了解社会需求,找准切入点,才能更好地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。怀着“真诚”之心,郑国庆受邀来到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。结合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,以及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稳定发展、学前教育培养缺失的现状,郑教授带领教师团队进行了前期大量社会调研后,紧紧结合社会需求、市场需求与民办院校学生培养需求的三重考虑,建立了学前教育专业,采用统一联合招生、联合培养的形式进行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。创办1年时间,学前教育专业成为我院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。
从与学生共进退到禁止吸烟
少些官本位多些真诚
“学生工作要耐心地给学生讲道理,学生其实是听得懂的,就看你的态度够不够真诚了。”郑教授再次提到了“真诚”。他表示,与学生交流不是简单的嘘寒问暖,而是落到实处,替学生做实事,解决问题。有一次,学生向郑教授反映对宿舍的老鼠束手无策,他亲自到了学生宿舍,了解情况后多方对接,最终与后勤部门沟通解决了这个困扰学生许久的问题。
还有一次,学生跑操,学生会干部站在不同的路口监督着其他同学跑操。对于这一现象,郑教授有自己的不同看法,他指出,有的同学从小就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,喜欢指挥别人,忽略了学生干部要从自身做起。不管什么事情,作为学生干部就要做好带头作用带领大家一起做。为此,每次跑早操,郑教授采用了新的形式——体育委员在班级前面,班长在班级后面,大家一起跑步。这种方式让所有同学心服口服。
学前教育系学生毕业后大多在幼儿园、托儿所等长期与小孩子们打交道的地方工作,郑教授对此提出了高要求,禁止吸烟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点。“吸烟百害而无一益,在幼儿园见习,吸烟会影响到小朋友的健康,一旦发现实习生吸烟,就会被单位辞退,”郑教授很严肃地说。在学校有部分学生还不成熟,管理起来自然有难度,郑教授自信地笑着说:“我很严格,在禁烟方面决不懈怠。”他与学生约法三章:学习和吸烟之间只能选择学习,不学习就回家。严格的管理让学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习惯,重新适应学校的新生活。在老师的敦促和学生循序渐进地协调下,学生的自律性逐渐增强,吸烟的越来越少。
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
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
面对学生,郑教授总是这样真真切切地付出,而面对领导一次次的表扬时,他就一句“应该的”轻描淡写带过。他抿了抿嘴:“这是我的本职工作,本来就是应该的。”把一份工作做完不是郑教授,把一份工作做到满意才是郑教授。
采访快结束的时候,郑教授自嘲“我心直口快,嘴巴没把门。郑教授非常坦然。毕竟,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,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。性格不是批量生产的,像郑教授这样知识底蕴丰厚却依旧愿意和晚辈谈笑交流,大概才是最有趣的。这样的真性情,不仅打破了我们心里对教授呆板固执的成见,也让我看到了郑教授真诚之心深处的一副有趣的灵魂。
一句“真诚”让学生如沐春风,一句“应该的”让晚辈自愧不如,一句“心直口快”让谈话趣意盎然。
秉着奉献的精神走上教育这条路,带着有趣的灵魂走上人生之路。凡是事必躬亲,事无巨细,以校为家,这就是令全院师生尊敬的郑教授!
郑国庆教授
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,他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管理专业。曾在鞍山师范学院、阿坝师范学院等多处任职,从事教育行业四十余年,发表四十余篇论文,在教学方面经验极其丰富。
一小时的采访时间匆匆而过,起身相送后,
郑教授又将投身于繁忙的教学和治学工作中。
一份热忱,让这位老师可爱而可敬;
一份谦逊,让这位师者亲切而崇高;
一份严谨,让这位学者在浮世中脚踏实地;
一份责任,让这位建设者任重而道远。
图文 | 朱慧(2015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)刘洋琴(2015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)
责编 | 孙海云 李宜夏 刘珥婷 王婷
美编 | 杨小刚
★选择“扫描图中二维码”进行关注。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